各地政协 - 鞍山市政协考察组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考察报告
   

鞍山市政协考察组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考察报告

访问量:2306         时间:2013-03-27 15:28:39         作者:研究室

 

        3月1日至25日,鞍山市政协组成两个考察组,分赴贵阳、遵义、南宁、南昌、赣州、广州、佛山、沈阳、大连九市,重点学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验。这些地区立足市情,创新机制,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新模式的勇气和所带来农村面貌的巨大变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九市的经验,很值得学习借鉴。
        一、基本情况
    上述九市根据自身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形成了三种既互相借鉴又有自身特点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一是以赣州、遵义为代表的中西部模式。这些城市地处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城市化率较低。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这些地区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时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以南宁为例,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323元,而农村人均纯收入仅为2677元。广大农村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突显。迅速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不仅是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也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进入新世纪以后,赣州、遵义等市纷纷开展了以“五新一好”和“四在农家”为主要内容、以村镇建设和创建活动为突破口的新农村建设。他们通过主要领导挂帅,坚持农民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统筹解决“三农”问题,在短时间内使农村村容村貌和农民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转变,进而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导。
        二是以广州、佛山为代表的东南模式。这些城市地处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繁荣,农民富庶,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很高,实施城乡一体已经成为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为了解决工农业生产用地紧缺和重发展轻规划的问题,上世纪末以来,这些城市开展了撤县(市)建区的工作,将城市和农村的发展统筹规划,整体推进。目前,广州除两个较偏远的县级市外,其余全部改为城区,佛山已将全部县(市)改为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正快速向原农村地区延伸。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卫星城市和中心镇建设为重点,组团发展现代化都市群的构想,正在岭南大地迅速变为现实。
        三是以沈阳、大连为代表的省内模式。沈阳、大连是全省的龙头,其广大农村既有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也有相对偏远落后的地区,情况和鞍山相似。几年来,沈阳、大连两市借鉴东南模式,通过区划调整和政策倾斜,大手笔推进城郊农村和交通走廊两侧的城市化进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借鉴中西部模式,在偏远农村逐步开展了以村容整治、村镇建设和培育新产业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值得关注的是,与其他城市相比,沈阳和大连更加重视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这一点与本省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相符合。
        二、主要做法
    无论是哪个城市哪种模式,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都有一些共同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1、深入调研。“三农”问题错综复杂、矛盾交织,解决“三农”问题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当前,必须从农民最直接、最迫切、最现实的需要入手,给农民带来摸得着看得见的实惠,才能带动其他问题的陆续解决。2004年初,面对“三农”问题年年投入、年年收效甚微的困局,新上任的赣州市委书记、原江西省委常委、农工部长潘逸阳同志认为必须换个思路来思考。于是决定暂缓召开各种涉农会议,组织调研组深入农村找问题、听意见。许多在农村生产生活过的干部被派回曾经工作过的村镇,他们惊讶地发现,改革开放20多年了,但农村脏乱差问题严重,农业生产无质的改变,农民精神面貌不振,干群关系紧张,许多方面甚至不如上世纪70年代的水平。正是这些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使赣州市委痛下决心,着手研究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子。无独有偶,2000年遵义市余庆县在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也从深入实际调研入手,力求摸清群众最难最急最忧最盼的事情。针对当时个别村寨群众自发组织,投工投劳,修路清污的自觉行动,他们认识到通过土地承包解决温饱的农民群众有进一步“求富、求知、求乐、求美”的强烈愿望,必须顺应农民意愿,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实效。
        2、明确目标。问题摸清以后,各市根据自身实际,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赣州明确提出要建设“五新一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即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以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发展新产业;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培育新农民;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经济组织;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先导,塑造新风貌;以“亲民、为民、富民”活动为抓手,创建好班子,并在2004年9月召开了全市动员大会。遵义市在总结余庆县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于2004年5月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农村广泛深入开展“四在农家”活动的意见》,让广大农村“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同时,提出了创建的五项原则,即坚持从实际出发,不要脱离实际;坚持以人为本,不要沽名钓誉;坚持与自然生态和谐,不要破坏环境;坚持群众自愿,不要强迫命令;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不要一哄而起。广州市则强调了“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农村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在农村经济比较发达的佛山,为了巩固县(市)改区成果、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在2004年7月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以及9个配套性文件,明确提出到2010年基本消除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形成组团式现代化大城市格局,实现城乡社会管理体制和保障体制一体化。
        3、统筹谋划。各市认为,多年来“三农”问题未见起色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涉农部门各自为政、支农工作各自为战、支农资金分散使用。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改变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机制。为此,赣州市提出了“三个整合”,即整合领导力量、整合涉农资金、整合工作机制。其实质是,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从长远发展着眼,从现实问题入手,统筹谋划,梯次推进,最终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整合领导力量就是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三个副书记、三个常委、两个副市长任副组长,31个相关部门作为成员单位;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委农村工作部(与市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合署办公),由市委常委、农工委主任任办公室主任,并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充实办公室力量;办公室下设各专项工作小组,由党政相关部门负责人任组长。考察的其他城市也大都由书记、市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并亲自指挥。沈阳市书记、市长亲自抓,并设有专门办公室,给15个编制形成专门力量。整合涉农资金就是将农、林、水、民政等部门的全部130多种涉农资金与市县两级财政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捆绑起来集中使用。去年全市共筹集资金4.9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其中市本级拿出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1000万元,18个县分别拿出50-200万元。整合工作机制就是摈弃各自为政的工作模式,改由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统一指挥,各部门分兵把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在整合资金方面,遵义市实行“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社会赞助、群众自助”相结合的投入机制,4年来各级财政补助2400万,部门帮助和社会捐助2500万,拉动捆绑各类资金向农村投入近15亿元。沈阳市“十五”期间积极采取措施拉动各类资金向农村投入49亿元,其中仅2005年就投入16.6亿元。大连市以卫星城市建设为重点,每年向“北三市”投入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5亿元。贵阳市从2006年开始采取10项措施调整财政预算向农村倾斜,以项目捆绑的形式,统筹资金使用。一是确保市县两级财政支农资金的法定增长;二是每年从价格调节资金中安排5000万以上用于新农村建设;三是每年从小城镇建设资金安排5000万以上用于村寨规划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每年按省发改委要求的匹配比例从基本建设投资中安排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项目建设;五是每年从市县新增教文卫专项经费中安排70%用于新农村建设;六是每年从市土地出让纯收益中安排20%用于农业基本建设和失地农民补偿;七是每年从财政预算外收入中安排10%用于支持新农村建设;八是确保新菜地、育林、水利建设等基金及水资源费、水土保持补偿费全部征收并用于农林水利建设;九是通过项目打捆的方式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金融资金和外国政府援助;十是2006年市财政安排1000万用于全市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实施。总之,各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体现了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各项事业发展;统筹城乡总体规划;统筹涉农资金使用;统筹各方建设力量。
        4、重点突破。考察中发现,在新农村建设中许多城市都不约而同地把突破口选在了村镇建设上面,目的是尽快改变农村脏乱差的面貌,使广大农民从看得见的变化、摸得着的实惠中受到触动,自觉自愿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来。赣州市将其归纳为“三清三改”,即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沈阳市归纳为“四清四改”,增加了清柴垛和改灶。遵义市归纳为“五通三改三建”,即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电话,改厕、改灶、改环境,建图书室、建文体活动场所、建宣传栏。大连归纳为“五清五改五建五上”,“五建五上”为建集中供水网、建村屯油路、建沼气太阳能利用工程、建综合活动室、建村民娱乐广场,上无线广播、上有线电视、上“三电合一”(电话、电脑、电视)信息服务平台、上村屯绿化、上连锁超市。在具体做法上,赣州市“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首先是通过新农村建设年画、巡回演出等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发动,激发广大农民投身“新赣州、新农村、新家园”建设的主人翁意识。其次是在条件较好、发动较充分的自然村,协助村民成立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工人、老教师和青年积极分子组成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放手让农民自我组织、自主管理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事务。第三是在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中,采取“统一扶助标准、择优选择定点、实行以奖代补、农民自主建设”的办法进行推动。如在村庄连户路、连组路建设中,由村民负责平整路基,政府及帮扶单位按定额提供水泥,村民自主进行道路建设,政府按标准进行验收。开工前由理事会与农户签订建设意向协议,自主向政府申报,政府按照各村“三清”完成情况、路基平整情况和农民自愿参与率,择优确定示范点,并实行动态管理。这样既发挥了政府投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又通过理事会的组织实施,解决了许多由政府出面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也促进了村民的相互信任,形成了广大农民携手建设新家园的良好局面。第四是在全市开展了万名干部深入基层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活动,抽调1000名市直机关干部和9000名县乡干部作为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帮助农民办实事。第五是动员和组织各行各业、社会各界尽其所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和服务,形成全社会支持农业、关爱农民、服务农村的浓厚氛围。其他城市也都采取了类似的做法。如遵义市推行了“领导挂帅、单位挂点、城乡互动、优势互补”的挂帮机制。几年来,市、县、乡领导班子成员和党政部门、群众团体,有能力的企事业单位都有自己的创建点,市委、市政府还决定,每年每位市级领导带20万市财政资金、县区级领导每人带5万财政资金并带一个帮扶单位,负责抓好一个新农村示范点,他们把这叫做“领导带头抓创建,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这些良好的工作机制确保了村镇建设在短时间内实现突破,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
        5、规划先行。在村镇建设中,各市都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并把搞好村镇规划作为管长远、管根本的基础工作来抓,带动村镇建设和后续工作的有序开展。赣州市在新农村建设伊始,针对长期以来农村建房无序的问题,采取了“休克疗法”,即实行“先规划后批建,没有规划不批建”,把完成村镇规划作为启动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前提条件。通过明察暗访,对违规批建的3名乡长给予了撤职处分。与此同时,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超前、一步到位的原则,采取多种办法加快村镇规划编制工作,预计在今年底将完成全部村镇包括自然村的规划编制。他们在规划中不搞千篇一律,坚持彰显客家文化,体现乡村特色,凸显田园风光,做到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为了避免千村一面,要求规划部门至少设计1000套实用美观、样式各异的房型无偿供农民选用,目前已向农民推介了100多套。广州、佛山、大连等市则把规划的龙头作用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他们不仅在村庄整治中重视规划的作用,而且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通过规划来调控和引导中心镇、卫星城的形成,促进农村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和经济布局的调整。近年来,广州市把加快中心镇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每年规划建设5个中心镇,赋予中心镇县一级管理权限,加快中心镇产业聚集和发展,使中心镇既有卫星城的现代功能,又有现代农业的田园风光。佛山市则通过规划的宏观调控,变原来农村地区的“放水养鱼,自由发展”为“适度引导,集约发展”。
        6、典型引路。在新农村建设中,典型引路是各市的普遍做法。他们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全面开花既不现实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他们一般选择临近国道省道、条件较好的自然村首先开展,以不平衡发展带动全面发展,做到整治一批见效一批,开展一批巩固一批,使新农村建设年年都有新进展、年年都有新风貌。在实际工作中,他们注意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把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明确下来,使新农村建设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遵义市在实践中形成了一批支柱产业带动型、生态旅游型、科技推进型、农村社区型创建典型;沈阳市总结推广了“城中村”型、农民新村型、撤村扩镇型、环境整治型四种模式,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典型村庄整洁的村容村貌、良好的发展态势和村民脸上洋溢的笑容深深触动了周围村庄的村民。遵义县三合镇马坪村鞍山村民组村民刘云忠的妹妹嫁到该镇三合村良村村民组,送亲的那天,他们看到良村组开展“四在农家”活动后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羡慕的同时,心里沉甸甸的不是滋味。回去后,大家不约而同地提议召开村民会,一致同意要把自己的家园变得象良村一样美。他们自发组织起来,积极创造条件,主动请求政府把自己的村庄列入示范名单。值得注意的是,抓典型不是年年抓几个典型,而是每年抓不同的典型,这样经过几年十几年的努力,广大农村就全都变成了新农村建设的典型。
        7、全面推进。各市普遍认为,村镇建设是确保新农村建设迅速取得成效的突破口,但决不能把村镇建设等同于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以村镇规划、村镇建设和创建活动为切入点,以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为根本,以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基层组织活力为动力,以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保障,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载体。因此,各市在开展村镇建设的同时,通过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积极发展农村经济。一方面通过农村城镇化转移农民、富裕农民,另一方面通过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村地区的生产效率。佛山市102万农村劳动力近年来已经成功从第一产业转移了68万,剩下的34万农村劳动力中还有8万名有就业意向的也将在近期内实现转移。 在通过村镇建设将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的同时,各市正采取有效措施将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向农村延伸。佛山市农村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已经达到97%,对征地超过三分之二的地区的农民全部实行了社会养老保险。南昌市从2005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资金,用于全市86个乡镇卫生院建设。南宁市决定每所城市中小学每年都要选派一名优秀校长或优秀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校长或副校长。每个医院都对口帮带一个乡镇医院,医生轮流到农村医院工作1-2年。大连市组织城镇医疗机构和人员对口支持农村,对支援农村的医务人员增发一份工资,并作为晋职晋级的必要条件。贵阳等市在这些方面也都有长远规划,计划用15年时间分三批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是各市新农村建设的又一个显著特点。无论是赣州的“五新一好”、遵义的“四在农家”,还是其他城市,都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放在了重要位置。他们认为,好班子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保障。通过在广大农村干部中深入开展“亲民、为民、富民”教育活动,以新农村建设为实践平台,结合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切实加强了基层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思想、组织、作风、能力和水平建设,实现了乡镇职能有效转变、干部作风明显好转、执政能力显著增强。同时,在创建工作中积极引导村民制定村规民约,大力倡导讲文明、树新风、改陋习,促进了邻里关系的和谐,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考察中所到村镇,反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风貌的“文化墙”、“美术街”、“格言牌”、“家训匾”成为新农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三、几点启示
    这次考察,大家不仅震撼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和城乡环境变化之大,更震撼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乡村环境和农民精神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驰骋在珠三角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上,还是漫步在黔赣山区江南水乡般的乡村小路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广大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都给我们以深深的启迪。
        启示之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能搞,而且都可以搞出成效,关键看主要领导的决心和谋划能力,看广大干部是否对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看各级党委政府扎实务实的作风和精心组织实施的推进能力。必须有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指挥,有相应工作班子具体推进,有具体的规划和考核措施,真正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纳入党政工作的战略重点,形成长效有力的工作机制,防止一阵风、走形式,务求实效。
    启示之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以农民为主体,又要体现党委政府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执政能力。要切实让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向农村倾斜,组织政府和社会力量以城带乡、以工补农,这也需要有强有力的长效机制和实际措施。
        启示之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村镇规划先行,典型示范、分类指导、分期分批扎实推进。
    启示之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不搞花架子,从解决广大农民最直接、最迫切、最现实的需要入手,给农民带来摸得着、看得见、拿不走的实惠,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农民建设新家园的热情。
        启示之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长远规划,要有长期作战的准备,要研究长效机制,把工作重点放在通过加速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来发展生产、富裕农民上面。同时加快城市化进程,大批转移农民进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启示之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与建设生态文明村、小康村、平安村等统一结合起来,与农村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党员远程教育,特别是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建设结合起来,使新农村建设工作成为党和政府在农村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最好载体,把农村工作提到一个新的水平。